镇海招宝山"固六邑之咽喉,全浙之关键,而为商船出入之要道也,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自明中叶以来,镇海先后经历了抗击倭寇和抗英、抗法、抗日等外侮战争,在海拔不过百米的招宝山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丰富珍贵的海防炮台。

招宝山上现存的古炮有产自道光年间的、光绪年间的、咸丰年间的,均为铸铁前装线滑膛炮,这些古炮还有一个很威猛的名字:"红衣大炮"!

自明朝抗倭名将都督卢镗始建威远城开始,招宝山上的炮台不断被加强和完善,铸造成坚不可摧的"海岸堡垒",如今你知道这些炮台都分布在哪里吗?

月城为清光绪年间浙江提督欧阳利所建,相当于威远城的瓮城,为达到隐蔽的目的,月城被设计成又低又矮,使远处海上敌舰无法看到月城,城上曾设有四座大炮,在中法战争镇海之役中起到很大作用!

如今,在月城城门之上左右两侧各保留有一门"红衣大炮"。

吴公名吴杰,是中法战争镇海之役中立有大功的将领。吴公纪功碑亭是1936年吴杰百岁诞辰时,为纪念其在中法战争中英雄业绩集资所建的。功碑亭为四柱歇山顶,呈南面左右两柱镌刻"丰功留梓荫,威望镇欧洲"楹联。内置"吴公纪功碑",记述了吴杰的生平事迹。

吴公纪功碑亭下方平台布置有两门"红衣大炮"与两座雕刻石马,以致敬吴公的英雄业绩。

巾子山海拔仅有24.5米,但是在军事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早在明朝初期,兴国公汤和在镇海拓城建卫,以巾子山巅为镇海城东北守口,置戍所,警戒海上倭寇贼船动向,时称"暸贼嘴",与对面招宝山形成犄角之势……

如今,在巾子山颠还保留有一门"红衣大炮",这个位置扼山控海,能俯视镇海全城,遥想其曾经为抵御外敌入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远炮台位于招宝山南麓,由于炮台是用黄泥、沙、碳、糯米饭混合物夯实而成,能起到"以柔克刚"作用,所以安远炮台又被称为"糯米饭"炮台。

炮台内原配置有德国制造的21厘米口径旋转式海岸大炮一尊,后被日军所毁。如今在炮台东北还置有前膛铁炮3门,小口径铁炮5门,构成了规模较大的古炮群。

在招宝山南麓,还有一座纪念镇海战役胜利的纪念碑,气势宏大、威严庄重。是为纪念中国近代史上海岸线战役唯一一次取得全胜的战役——中法战争镇海之役而建立的。

平台上布置有三门"红衣大炮",背倚招宝山,面朝东海,气势凛然!

雄关漫漫的古炮台,
腥风血雨、硝烟弥漫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而你有机会漫步在这海天雄关,
或是轻抚这锈迹斑斑驳的古炮,
那种光荣感和历史感,
依然会让你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