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招宝山上这座明代古刹建寺460多年,成名却将近1200年!

  • 分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1-15 14:3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冬日里的宝陀禅寺,既有又有佛教文化的凝重,又有海天雄关的气势。春节期间漫步古刹,踏梅寻芳而至,更是于欢天喜地中添几分肃穆和岁月静好……

招宝山上这座明代古刹建寺460多年,成名却将近1200年!

【概要描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冬日里的宝陀禅寺,既有又有佛教文化的凝重,又有海天雄关的气势。春节期间漫步古刹,踏梅寻芳而至,更是于欢天喜地中添几分肃穆和岁月静好……

  • 分类: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1-15 14:38
  • 访问量:
详情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冬日里的宝陀禅寺,既有又有佛教文化的凝重,又有海天雄关的气势。春节期间漫步古刹,踏梅寻芳而至,更是于欢天喜地中添几分肃穆和岁月静好……
 

 

宝陀禅寺

 

       招宝山宝陀禅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由普陀山迁至招宝山之巅,距今已有463年的历史,以明王炳诗:"海外传补陀,此间复有寺,海外僧延宾,此间僧种莳,一佛分荣枯,两同各争翠。"之意而得名。

 

460-1200-2.jpg

 

       宝陀禅寺几经战火损毁和修复,现有圆通宝殿、钟楼、僧寮房等建筑。宝陀禅寺的主殿为圆通宝殿,是供奉观音的场所,"宝陀"和"圆通宝殿"分别由北宋宋仁宗皇帝和南宋宋宁宗皇帝赐名。

 

460-1200-2.jpg

 

 

圆通宝殿

 

 

       圆通宝殿面朝5间,进深6丈,面积360平方米。为重檐歇山顶,前后双步梁抬式结构,朱椽筒瓦,正脊中悬光寰铜镜,两端置龙首琉璃鸱吻,阳面嵌有"国泰民安"、阴面"风调雨顺"大书。四戗脊飞檐雕甍,下檐翘角垂悬翚革,随风鸣金。

 

460-1200-4.jpg

 

       宝陀寺大殿供奉的是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连同莲花台座,高达8米,"善财"、"龙女"侍塑两傍,32尊化身观音塑像分列左右。置释迦摩尼佛像,佛像两侧及后檐墙有一圈十八罗汉像,置于高1.2米的石质须弥座台上。

 

460-1200-5.jpg

 

宝陀禅寺和普陀山的渊源

       舟山普陀山是天下最著名的观音道场。据历代山志记载,唐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460-1200-5.jpg

 

       然而"不肯去观音"落脚普陀山后并未从此安宁。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倭寇猖獗,普陀山成为走私团伙聚集之地。为使他们没有落脚之处,名将汤和迁居民入内地(定海县内,今镇海),观音像随迁。

 

460-1200-7.jpg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总制胡宗宪夜梦"观音不愿在内地",便迁徙观音至招宝山。观音迁来之后,山上观音阁、潮音洞、紫竹林、上天竺、中天竺等景点,也与普陀山景点相一致建设。

 

460-1200-8.jpg

 

       这就样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院"原封不动"的迁徙到了招宝山上,招宝山自此香客如云,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观音诞辰、出家、成道之日,善男信女上招宝山朝拜者骆绎不绝。

 

460-1200-9.jpg

 

 
 

"山不在深有仙则灵"!

春节来招宝山宝陀寺,

烧一柱头香、燃一盏祈福灯,

保佑家人朋友

身体健康,万事大吉!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07

Other news

其他新闻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热线电话

关注我们

FOLLOW
©2021 招宝山景区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2032128号-1

隐私政策      使用条款

景区游览      最新资讯      交通位置      关于我们      周边游玩